2020年8月27日统计局公布了工业企业利润相关数据,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1%,较1—6月的-12.8%跌幅收窄4.7个百分点。
1.今年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9.6%,较6月的11.5%上升8.1个百分点,经济复苏对企业利润的拉动明显。
7月价涨推升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反弹。从量上看,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4.8%,与6月同比持平;从价上看,7月PPI当月同比-2.4%,较6月同比-3.0%跌幅收窄0.6个百分点。
下半年,国内经济继续复苏,内需回暖,国外复工复产加速,出口明显好转,国内外需求回升是驱动企业利润增速加速的主因。8月企业盈利的价和量同比或均加速。截止8月27日,从价上看,CRB工业原料现货指数8月月化同比-0.43%,较7月跌幅收窄4.70个百分点;从量上看,8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月化同比13.12%,较7月同比上升1.34个百分点,汽车半钢胎开工率月化同比6.76%,较7月同比上升14.13个百分点,显示经济恢复速度加快。
从出口数据看,外需回暖明显,说明海外疫情进入平台期,国外经济稳步复工复产,外需回升。7月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当月同比1.6%,较前值上升1.0个百分点,显示企业当月出口交货转强,一定程度表明我国7月出口型企业外需提振使得生产回暖。以人民币计,7月出口同比10.4%,预期0.9%,前值4.3%。欧美复工复产加速,经济景气度回升,是我国出口金额同比超预期上升的主要原因。就出口大类出口金额同比看,7月12个大类中,9个大类出口金额同比较上月攀升(6月为6个),显示外需全面复苏。
2.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和营业收入利润率提升明显,使企业利润回升,叠加企业新增信贷较前值明显回落,企业资产负债率降低。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44元,同比增加0.25元,1—6月为同比增加0.42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8.99元,同比增加0.19元,1—6月为同比增加0.23元。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6.66%,环比减少0.28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走高后下跌,同比降低0.12个百分点。7月企业新增人民币贷款9927亿元,较3-6月明显回落,当前处历年同期平均水平。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累计同比-3.9%,前值为-5.2%,营业成本同比-3.6%,前值为-4.7%;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63%,前值5.42%,同比降低0.24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21个百分点。
3.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国有企业,但国有企业利润累计同比跌幅收窄程度高于这两类所有制企业。7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为-23.5%,较前值降幅收窄5.0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跌幅收窄。7月股份制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9.0%,较上月增速跌幅收窄4.7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收窄,私营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5.3%,较前值跌幅收窄3.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收窄。
4.7月,在41个工业大类中,38个行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加,6月为31个。12个行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为正(6月为9个行业),从高到低分别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烟草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其他采矿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受疫情冲击较小或受益于疫情使行业需求扩大。累计同比跌幅收窄最大的前六个行业分别为:其他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些行业集中在中游和汽车制造业,这些行业并非前期受疫情冲击最大的行业,显示在全球经济复苏下不同行业企业的利润回升具有不平衡性。
5.7月企业存货同比下降,产成品周转天数缩短较明显。7月企业产成品存货累计同比增速7.4%,较前值增速放缓0.9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放缓,企业生产和社会消费恢复均较快,且需求增速回升速度快于生产,使存货同比下降,数据显示,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4.8%(6月为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1%(6月为-1.8%)。应收账款净额累计同比14.0%,较前值上升1.3个百分点。6月产成品周转天数为19.7天,较前值减少0.3天,连续5个月减少,显示企业生产销售周期连续缩短,较去年同期增加2.5天,同比增速14.53%,较前值减少1.74个百分点。7月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累计值56.0天,较前值减少0.6天,连续5个月减少。
风险提示:疫情和贸易摩擦。(作者单位:金信期货)
责任编辑:张玉洁
博易大师专注中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