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中政治局会议看未来的资产配置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提到: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注重质量和效益;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我们认为政治局会议释放了未来经济周期改善的强烈信号,增强了对于未来人民币资产配置的信心。

一、中国货币政策边际收紧信号明确,关注市场调整风险

随着经济的进一恢复,短币政策边际趋紧信号明确,关注强监管下的市场调整风险。中国7月份制造业PMI数据为51.1,较6月上升0.2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环比继续显现出改善的迹象。在经济恢复的背景下,7月末政治局会议对于宏观政策的提法首次从“逆周期”转向“跨周期”,意味着宏观政策焦点从熨平经济总量的波动转向对于长期结构转型过程中释放的转型风险进行熨平,这种转变对于当前全球宏观现实而言也意味着中国有能力通过承担短期风险释放过程中的经济、市场波动,来降低凯恩斯之手调控引致的长期大波动风险。

政策空间转换之下,政治局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表述从“增速明显高于去年”转向“保持合理增长”,边际上发出从紧信号。这过程中对于“水往低处流”的货币流动性而言,“精准导向”的货币政策势必将通过监管的趋严达到控制信贷和社融增速的目的。而对直接融资市场而言,市场规则的建立需要“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监管的趋严长期有利于法治下的金融市场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但是预计仍将阶段性的加大市场调整的风险,在经济周期改善预期推升无风险利率的过程中,短期回避股债双杀的可能,投资者可关注近期利率曲线的继续扁平化可能。

二、库存周期见底叠加产能周期回升,关注人民币资产配置

危机总是相伴而生,中国货币政策边际转变的阶段预计也将是外部风险短期释放的阶段。虽然有疫苗的乐观进展,但是产能等因素制约下疫情二次反弹对于经济而言仍将是负面的影响。全球存量博弈之下,短期风险释放的概率也在增强——从金融战到科技战,从市场担忧的热战到冷战的推演,博弈过程中的避险在持续上涨的金价中得到反馈。而全球短期风险的释放,叠加货币政策边际上的从紧,预计将加速库存周期的回落见底。

风险的到来预计不改变中国宏观政策导向,关注产能周期回升改善的市场风险偏好和跨区域的市场结构。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了对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方面全球来看,通过首先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切入点,继续加强着国际联系,另一方面外部环境恶化的长期性和中国产业链的完备性,意味着构建“内循环”的条件逐渐具备,政治局重提了2011年对于内需是战略基点的表述——通过区域战略和新城镇化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会议提出在“补短板”之外进行“锻长板”,不仅意味着国内的去产能将告一段落,也暗含着国际间的产能转移也宣告结束,中国将通过“西部大开发”等“内循环”的方式激活2010年以来新一轮的产能回升周期,风险释放之后,对中国而言是收益率曲线扁平化之后更长期陡峭化的过程。这一方面对于此前乐观展望制造业接受转移的东南亚等地区而言,其产能向上周期也将得到修正,而硬币的另一面也是中美两大主要经济体在全球“无限量”货币宽松背景下对于金融资本的争夺过程,中期内建议关注做多中美资产,做空中美以外地区资产的对冲组合。

三、结论

我们乐观预计库存周期将更快进入到待启动点,关注短期风险释放带来的去库存低点。从中美夏威夷会谈到亚投行年会上“和平与发展”主题的强调,中美关系在长期的竞合博弈过程中短期仍将维系着斗而不破的状态。外部来看,7月美联储等主要央行维持谨慎观望,创造了边际上流动性不宽松环境。内部来看,7月政治局会议释放了货币政策边际趋紧的信号,疫后经济经历了被动补库之后将再次进入到去库阶段,关注短期库存去化对于风险资产再次配置的低点形成。(作者:徐闻宇)

责任编辑:张玉洁

博易大师专注中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