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是否开启了一波振荡行情?

3月3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京召开2019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发布会。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表示,2020年石化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既面临着严峻挑战,也有着难得机遇;当前最让人忧虑的是炼油、芳烃、聚酯,甚至烯烃、有机硅、聚碳酸酯等过去短缺的化学品产能过剩。

聚酯产业链,即PTA产业链是指“石油—PX—PTA—聚酯—涤纶—纺织业”。PTA即作为下游聚酯的原料,又作为上游原油的产物,在聚酯产业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在整个产业链中近几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PX格局发生较大的改变,主要是中国产能大幅扩张引起。

从2010年启,中国化工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聚酯产业链已处于饱和状态。而国内和国际已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的有机体,已经形成全球供需循环的大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任何产业的发展布局、战略定位和目标市场等都不能局限于国内,必须拓展并放宽视野,一定要放眼和立足于世界石化产业的大平台、大背景和大体系。

PX前几年主要依赖进口,据统计,在 2016—2018 年国内PX占全球27%,到 2019—2020年期间约为37%。2016至2018年PX表观消费量由2170.48 万吨增长至 2600.5万吨,涨幅达19.81%,自给率只有38.84%。2019年国内新增产能1075万吨,同比产能增加77.5%、产量增加40%。据预测,2020 年全球PX总产能为6487万吨,而需求量不到5000万吨,全球市场已经饱和,而国内还在集中扩能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而PX的98%主要用于PTA的生产,是聚酯的主要原料。在PTA产业链中,PX一直作为成本来支撑PTA。在前几年PX大量进口的阶段,PX的话语权一直掌握在日、韩等企业手中,所以基本上PTA的行情和上游PX走势一致。PX一直处于高位,PTA市场处于被动局面,利润一直处于上游手中,对上游原料成本管控能力总体较弱。

近年来部分民营聚酯涤纶生产商布局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实现“炼化—化纤”一体化,慢慢掌握国内PX话语权,使得PTA行业在不断做高加工费,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是同时增加了国内及全球的PX产能,对于供大于求的聚酯市场来说,成本支撑力度尚显薄弱,但是话语权有了进一步的掌控,这也为后期PX上市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而对于2020年的聚酯行业来说,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仍在延续,上游的PX对于成本支撑力度有限,而下游聚酯也在不断的扩张,PTA的走势还需结合某个时刻的实际需求,以及当期的投产力度来决定。

从短期来看,一季度全球不确定风险因素较多,对于化工市场来说,缺乏重大利好消息指引,低位振荡的概率相对较大。结合当下疫情来看,连日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冠肺炎病例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级别调至“非常高”。截止3月3日24点,在中国(含港澳台地区)境外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已超过1万例,其中包括至少170例死亡病例。

受此影响,全球市场恐慌情绪加剧,大宗商品市场重心下移,各国分分通过降息来缓解疫情的影响。从3月初开始,澳大利亚联储降息25个基点,拉开了西方国家今年再度降息的序幕。随后,作为新兴经济体的马来西亚也宣布降息。再接着,在美国股市开盘后不久,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决定降息的速度和幅度都超乎预期。原油前期的大幅下挫,带动化工品集体下移。PX首当其冲的跌幅位于前列,拖累PTA大幅下挫,结合生产成本来计算,4000位于近期成本线的相对下沿,再次踩踏的概率较小,但是排除突发状况造成的影响。

而且随着国内疫情得到良好控制,下游以及终端市场的开工逐步提升,产销也较前期大幅走高。截止3日,涤纶长丝产销在152.54%,较上一日上涨105.34%;涤纶短纤产销在238.33%,较上一日上涨157.8%;聚酯切片产销在108.85%,较上一日上涨85.13%。下游织造行业开机率上行至50%附近,较之前明显走高。对近期聚酯市场有一定的提振,但是PTA的社会流通库存仍然位于相对高位,大幅走高的概率偏低。结合技术方面来看,短期压力4500,支撑前期低点,未入场者仍可区间内操作,区间外严格止损。

责任编辑:李国雷

博易大师专注中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