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关键词 [曲线] 的搜索结果:

4月18

  • 研究人士:债市对银行间资金面的波动将更敏感

    07:25 作者:博易快讯

      从近日公布的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的数据来看,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势头良好,远超市场预期。在此环境下,国债期货市场整体依然走强。

      光大期货国债分析师朱金涛认为,尽管一季度不变价GDP增速高于预期和去年四季度,但按照现价计算,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2%,隐含的GDP平减指数为-1.1%,而国债收益率对名义增长率更加敏感。另外,从分项数据来看,消费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低于Wind一致预期值4.8%,较1—2月累计同比增速有所回落。且3月地产数据仍处于磨底阶段,新开工、销售面积累计同比降幅收窄,但资金来源、竣工面积、投资、施工面积累计同比较1—2月继续放缓。整体上,当前经济依然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稳增长政策需要继续发力,受此影响,国债期货偏强运行。

      一德期货金融衍生品高级分析师刘晓艺表示,本周以来国债期货走势偏强,周初10年国债收益率突破振荡区间下沿2.27%,意味着短期收益率下行空间打开。从盘面表现来看,周二(4月16日)是振荡突破的时间点。尽管当日盘中公布的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好于预期,但1—2月数据是主要驱动力量,债市开启对基本面边际变化的定价。同日,特别国债将推迟发行的消息使得超长债明显走强。

      “此外,近期权益市场表现偏弱成为债市的催化剂。新‘国九条’释放严监管信号,适逢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披露期,权益市场情绪较为谨慎,市场风险偏好不强。4月以来地缘局势升温,加之美联储不断释放偏鹰信号使得降息预期一再推迟,从汇率角度压制权益资产表现,令市场风险偏好进一步回落,利多债市。”刘晓艺称。

      一季度“资产荒”是驱动债市快速走牛的重要原因,二季度能否扭转局面,建信期货宏观金融研究员黄雯昕认为,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看供给端的情况,另一方面需要看需求端的变化。

      “二季度,在经济温和修复的背景下,‘资产荒’预计延续,但程度将较一季度有所缓和,债券热度仍在。”刘晓艺解释说,4月初多地区域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去年第三轮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调降的延续),随后多家银行调低3年以上大额存单额度,以及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叫停手工补息方式的高息揽储,均透露出当前商业银行负债压力加大。结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一季度例会特别提及“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来看,当前监管层不希望长端收益率过快下行,加重商业银行息差压力,有意通过降低存款利息的方式促进居民消费。但对于收入的不确定性抑制了消费回升空间,存款利率下行大背景下居民仍倾向于拉长存款期限、配置国债赚取固定票息、投资风险相对可控的债券基金。

      朱金涛补充称,一季度国债靠前发行但专项债发行进度不及预期,政府债净供给1.43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156亿元。从二季度发行计划来看,记账式附息国债存在三个为期一周的空档期,或在为超长期国债发行腾挪空间,二季度超长期国债大概率落地。政府债供给放量的话,“资产荒”问题就有望缓解。

      展望后市,黄雯昕认为,经济基本面温和修复、供给压力还未形成实质冲击、宽松预期仍然存在,债市短期可继续维持多头思路。

      “对于短端走势,在监管关注超长债交易拥挤后,债基配置转向带动收益率曲线陡峭,目前交易行为还在延续,但随着中短债收益率向资金利率靠拢,要注意银行间资金面的波动。”刘晓艺认为,当前中美利差倒挂程度超过去年四季度,意味着汇率压力加大。接下来,货币政策对于汇率的关注度提升将抑制短期流动性宽松程度,债市对于银行间资金面的波动也将更加敏感。

      对于长端走势,刘晓艺提醒,目前国债期货价格处于高位,交易者需要警惕多头兑现收益离场引发的冲高回落风险。此外,二季度经济延续温和修复的背景下,基本面驱动难超一季度,10年国债期货想要突破前高存在难度,30年国债期货在前期回调后性价比凸显,但考虑到特别国债发行时点的不确定性,做多风险仍存。3月央行调查农商行参与债市的情况,随后媒体报道三家政策性银行拟大幅增加长期债券发行,二季度交易者需关注长期债券的供给压力。(期货日报)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4月17

  • 债市收益率曲线小幅趋平

    07:35 作者:博易快讯

      前期收益率曲线牛陡后,中短券收益率受限于市场资金价格,很难进一步大幅回落,长券收益率则受“资产荒”现状和供给高峰尚未到来影响,出现补降,并带动收益率曲线小幅走平。

      近期债市偏强运行,除TL外,各期限主力合约相继创出年内新高。截至4月16日收盘,TL主力合约日内涨0.40%、T主力合约涨0.03%、TF主力合约涨0.02%、TS主力合约涨0.01%。

      经济修复结构分化

      3月及一季度国内各项数据陆续公布。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明显高于市场预期均值。单看3月,工业生产保持相对稳健的同时,制造业投资持续高增,基建投资也继续托底内需。但是,当前地产行业修复进度相对缓慢。此外,随着基数的抬升,居民消费增速也有所放缓。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不及预期。海关口径下,货物出口表现同样弱于预期,且受地缘等因素影响,外需不确定性始终存在。

      金融数据方面,3月社融表现优于预期,且二季度政府债券放量有望对社融形成新的支撑。不过,当前居民、企业信用扩张仍缺有力抓手。3月居民、企事业单位新增贷款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贷款增幅回落相应减少存款派生,但这更多体现在企业部门。3月居民新增存款2.83万亿元,与去年几近持平,显示居民部门支出意愿低迷或仍是当前货币流通的堵点,也是M1增速继续回落、通胀读数低位的重要原因。在此情况下,叠加商业银行面临息差压力,市场对后续存款利率继续调降的预期偏浓。

      “资产荒”格局延续

      4月以来,市场资金面趋松,尤其是“长钱”,成交利率持续走低。截至4月15日,国有和主要股份制银行1年期同业存单二级最新成交已降至2.08%下方,较上月2.25%左右的中枢下行超17BP。另外,地产需求改善有限,信贷投放缺乏有力抓手,叠加投资者风险偏好偏低,流动性并未明显外溢至权益等风险资产,当前农商行、保险公司等部分金融机构欠配压力尚存,“资产荒”现状也对债市形成支撑。

      不过,4月央行MLF续作量缩价平,当前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已低于同期限MLF利率超40BP,处于历史偏低分位数水平,存单利率的进一步回落需要政策利率的率先调降。中期维度来看,利率债供给的增加也会缓和当前部分机构面临的欠配压力,并对资金面形成阶段性影响。

      综合而言,偏松的资金面、“资产荒”现状以及存款利率调降预期使得近期债市对利空因素并不敏感,期债盘面整体偏强运行,但央行表态关注长端收益率的变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下行空间。中期维度来看,债券供给压力抬升后,债市仍面临调整风险。上周除TL外,期债盘面增仓幅度较大,也指向多空双方分歧尚存。

      前期收益率曲线牛陡后,中短券收益率受限于市场资金价格,难以进一步大幅回落,长券则受益于“资产荒”现状和供给高峰尚未到来,收益率出现补降,并带动收益率曲线小幅平缓。在此情况下,短期内建议前期做陡收益率曲线的头寸择机止盈,等待更好的开仓时机;单边以短线偏多思路为主,但日内追高需谨慎。(期货日报)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4月16

  • 瑞银策略师认为美联储将利率升至6.5%是真正的风险

    08:40 作者:博易快讯

        瑞银集团策略师表示,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加上通胀高企正在提高美联储加息而不是降息的可能性,从而使明年的借贷成本高达6.5%。认为通胀未能降至目标水平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美联储加息将使美国国债走平股市下跌10%-15%。

      虽然该行的基本情景假设是今年降息两次,但瑞银现在认为通胀未能降至美联储目标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从而刺激政策重回加息并引发债券和股票的大幅抛售。最近的数据显示,由于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经济表现出人意料的强劲,市场已经缩减了对政策宽松的押注。

      瑞银策略师表示,如果经济扩张保持韧性通胀率停留在2.5%或更高水平,那么FOMC到明年初恢复加息的风险确实存在,使得联邦基金利率到明年年中达到6.5%的风险,Jonathan Pingle 和 Bhanu Baweja 在一份报告中称。

      这一预测表明大银行正在接受这样一种可能性,即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将美联储的利率提高至5.5%,可能还没有结束。瑞银已经缓和了激进的降息275个基点的观点 。目前预计,美联储今年降息幅度仅为50个基点。

      策略师们预测,随着基准收益率”显着上升”,其所谓的”不着陆情景”将促使美国国债曲线急剧平缓,股票将下跌10%-15%。

      此前美国上周公布了强于预期的通胀数据 ,周一的零售数据也高于预期。这引发了一系列热门数据点引发了对通胀正在根深蒂固的担忧。交易员大幅削减对美联储到12月降息的押注从年初的150个基点降至41个基点。

      瑞银策略师表示投资者对经济可能的过热担忧正处于早期阶段:“在高通胀情境下我们预计国债将遭到抛售,信贷利差将扩大,从而导致市盈率大幅下降。”(环球市场播报)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 最可靠经济衰退预警指标失效?美国经济未出现下滑

    08:35 作者:博易快讯

        作为美国经济即将衰退的最可靠信号之一,截至本周一,债券收益率曲线倒挂已保持了446个交易日,创下了纪录,但美国经济并未出现下滑。

      自2022年7月5日以来,对政策敏感的2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始终高于10年期基准利率,这一倒挂持续时间已达历史之最,与1978年8月17日至1980年5月1日之间的倒挂持续时间相匹配。据道琼斯市场数据显示,这些数据可追溯至1977年。

      通常情况下,当债市对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时,国债收益率曲线应呈上升趋势,短期利率低于长期利率。然而,由于美联储在2022年和2023年多次加息以抗击通胀,加之利率可能长时间保持高位,2年期利率一直高于10年期利率,使得两者之间的利差倒挂,通常这被视为经济前景悲观的信号。

      然而,最近一系列超出预期的强劲美国数据颠覆了传统观念,显示出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即美国经济今年可能意外避免衰退。

      LPL Financial公司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师Lawrence Gillum表示:“我们在谈论一个可能的误导信号。”他指出,债市可能过早地在2022年就开始预计经济衰退,并遵循了联储将继续加息直至经济出现问题的常规思维。Gillum称:“更重要的是,这一通常预测准确率很高的信号这次并未奏效。”

      根据旧金山联储的研究,从2年期与10年期利差开始倒挂到美国经济衰退开始,通常需要六个月到两年的时间。

      外媒在三月份对策略师进行的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策略师认为,2年期/10年期利差不再是一个可靠的指标,尽管自1955年以来,这一指标几乎预示了每一次衰退。在这段时间里,它至少发出过一次错误信号。

      周一,美国国债抛售使得2年期利率升至4.935%,10年期收益率为4.627%,两者之间的利差为负30.8个基点。(智通财经)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 瑞银讲了个“鬼故事”:美联储明年有可能加息到6.5%

    08:20 作者:博易快讯

        外媒4月15日消息:瑞银分析师Jonathan Pingle和Bhanu Baweja等最新表示,尽管瑞银的基准情况预测是美联储今年降息两次,但其现在认为,通胀无法降至美联储目标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强劲的美国经济和顽固的通胀正在增加美联储加息而非降息的可能性,明年美国有可能加息到6.5%。
      
      具体来说,如果美国经济扩张保持弹性,而通胀停滞在2.5%或更高水平,那么美联储明年初恢复加息的风险就会很高,到明年年中,联邦基金利率可能达到6.5%。
      
      瑞银分析师表示,投资者们开始担心美国经济可能过热。如果美联储重新转向加息,瑞银预计,将引发美国债市和股市的大幅抛售。在所谓的“无着陆情景”下,更多加息将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急剧平坦化,基准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同时股市可能下跌10%-15%。在高通胀情况下,预计美国政府债券将遭抛售,信用利差也将扩大,估值倍数将大幅下降。
      
      伴随着最近美国数据显示令人惊讶的经济韧性,市场已经减少了对美联储政策放松程度的押注。周一强于预期的美国3月零售数据出炉后,交易员们不再认为今年11月之前100%会降息。
      
      瑞银的报告凸显,华尔街主流银行正在开始接受美联储加息周期尚未结束这一可能性。上周伴随着美国高于预期的通胀数据公布,华尔街大行们纷纷下调降息预期。高盛预计美联储今年降息两次,巴克莱银行预计只降息一次。美银和德银一致认为,美联储今年只会在12月份降息一次。德银进一步指出,如果未来通胀数据继续令人失望,或者选举结果导致加剧通胀的财政政策出现,那么今年和2025年美联储都不会降息。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 镍:供给预期趋松 仍然易跌难涨

    07:30 作者:博易快讯

      美国经济与就业表现相对强劲及消费端通胀反弹、消费者对于未来1年和5年通货膨胀预估均出现上升,令多位美联储官员进行不急于降息甚至推迟或削减降息幅度的预期管理,使得市场预测美联储降息时点有所推迟。欧元区3月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率为2.4%,低于预期和前值,欧元区与德法3月SPGI制造业PMI仍全部低于50,叠加瑞士央行3月意外降息25个基点至1.5%,使市场预期欧洲央行6月开启降息且年内降息3次。日本央行3月将基准利率由-0.1%上调至0—0.1%,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YCC,取消购买日股ETF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并制订了取消公司债券和商业票据购买的计划,但因继续每月以固定利率购买6万亿日元国债以维持货币宽松环境,叠加日本央行行长表示不考虑改变货币宽松政策以直接应对日元疲软,日元对美元汇率持续保持弱势。以上因素使美元指数保持相对强势,但需警惕日本等亚洲国家采取汇率干预措施。

      美国2024年报税季为1月29日—4月15日,预计其财政部二季度净发债量将环比下降,使美国未偿公共债务规模在4月9日初现下降,至34.55万亿美元。欧洲央行称,将资产购买计划的购债速度维持在每月200亿欧元不变,并至少在2023年年底之前,将继续对紧急抗疫购债计划(PEPP)的到期证券的本金进行再投资,使欧元区未偿还债券余额亦出现下降。日本政府月度债务总额仍处于上升趋势,但因日元对美元汇率偏弱,使以美元计的日本政府债务呈现下降趋势。以上因素使美国和欧元区及日本未偿还债务总额阶段性增长放缓甚至下降,或令大宗商品价格承压。

      对俄镍制裁的影响预计较为有限

      菲律宾红土镍矿到岸价格有所走高,使中国港口镍矿周度库存量振荡趋降。印尼矿产与煤炭开采业务活动的工作计划和预算报告审批暂未新增,叠加近期印尼码头排期较紧,短期或使镍矿延续供给偏紧状态。

      印尼4月镍生铁产能及其开工率或分别为18.44万金属吨和65.64%,使镍生铁生产量或为12.1万金属吨且处于历史高位。中国不同工艺路线的镍生铁生产利润持续为负,使中国镍生铁4月生产量和产能开工率分别降至2.7万金属吨和43.22%,且均处近5年低位,但因中国镍生铁月度进口量处于相对高位,使中国主要地区镍生铁库存量为2.8万金属吨且处于相对高位。

      印尼4月氢氧化镍钴(MHP)产能和生产量分别为2.37万和2.36万金属吨且处于历史高位,低冰镍产能和生产量分别为3.98万和2.69万金属吨,高冰镍产能和生产量分别为3.63万和2.35万金属吨,叠加印尼华旭和纬创的高冰镍项目已经顺利投产且或于6月前放量,使中国氢氧化镍钴和镍锍月度进口量处于相对高位。

      虽然美英禁止全球主要金属交易所使用4月13日之后俄罗斯生产的镍,但因2023年3月以来俄镍主要出口目的地是中国,出口至美国及其盟友国的镍数量一直为零,所以预计对俄镍的制裁影响较为有限。中国一体化镍湿法冶炼中间品MHP和高冰镍生产电积镍的成本分别为112472和120897元/吨,利润率分别为20.61%和12.2%,推动中国电解镍4月生产量和产能开工率分别升至2.59万吨和82.27%,且均处相对高位,使中国电解镍周度社会库存量增至3.34万吨且处于相对高位。随着国产电积镍新增产能持续投产或爬产,目前LME新增的国产镍板交割品牌产能已扩大至12.16万吨,叠加正在申请中的DX-CNGR牌镍板的5万吨产能,预计2023年至今的新增交割品产能将扩大至17.16万吨。

      国内不锈钢下游需求仍难言乐观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良好势头,使中国各型号三元材料4月总生产量为68760实物吨且同比增速为52.78%,各型号三元前驱体4月总生产量为80290实物吨且同比增长51.94%。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后续或将通过以旧换新补贴、税费减免等财政政策推动家电和汽车等耐用品消费修复,支撑对电池级硫酸镍潜在需求,但是新能源汽车激烈的价格战对硫酸镍价格形成压制。

      综上所述,消费端通胀反弹引导美联储降息时点推迟预期、美国财政部二季度发债或有所减少,叠加国内镍生铁和硫酸镍及电解镍供给预期趋松,或使沪镍价格仍然易跌难涨,建议投资者逢反弹布局空单为主,关注140000—150000元/吨附近压力位。(期货日报)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4月12

  • 铁合金产能过剩面临加剧

    06:00 作者:博易快讯

      新旧产能更替周期下

      我国铁合金行业几经变迁,目前形成了产能过剩、区域不均的格局。今年起铁合金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变化和挑战,这种变化和挑战来源于大量优质及新增产能的投放,以及对于铁合金淘汰类及限制类产能出清年限的放宽。

      铁合金行业政策回顾

      众所周知,铁合金行业长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且大量产能被闲置。近些年,受电力政策变化的影响,硅铁及硅锰产能逐步向西北等电力富集、电价低廉的地区扩张,行业集中度也得到提升,炉型逐步大型化,但也加剧了产能过剩的现状,导致行业竞争继续恶化。

      回顾过去,铁合金行业劣质产能淘汰退出及置换一直在进行中。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关于2015年重点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据统计内蒙古和四川等四省在该阶段淘汰落后铁合金产能90.395万吨;2016年,硅铁及硅锰产能增速转为负增长,但伴随行业利润的释放,2017年后再度进入产能释放的高峰期。过去,政策对铁合金行业产能的变化至关重要。步入“十四五”后,我国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铁合金作为“两高一低”的行业成为重点管控对象。伴随“十四五”纲领性文件的出台,相关配合政策实施的文件也相继出台,各省份也开始进行调整。以内蒙古及宁夏为例,2021年起分别出台了产能淘汰及置换的方案,为铁合金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作为引领铁合金产能置换及淘汰的重要文件,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2011年,国家发布《指导目录》,再次更新目录则到2019年的版本。 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最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并于2024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回顾《指导目录》中铁合金部分的变化,限制类设备对铁合金的要求进一步收紧,2019年版中为“2×2.5万千伏安以下”,2024年则修改为“2×2.5万千伏安及以下”,同时明确要求设备配备明确固废及危废处理工艺及设施。淘汰类设备中,由2019年的“6300千伏安及以下铁合金矿热电炉,30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半封闭直流电炉、铁合金精炼电炉”修改为2024年的“12500千伏安以下普通铁合金矿热电炉(2025年12月3日),30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半封闭直流电炉、铁合金精炼电炉”,进一步明确要求以上设备最迟于2025年年底淘汰完成。因此,从纲领性文件的变化来看,对铁合金行业小型炉、缺乏清洁设备的落后产能加速淘汰,并要求新投产项目在未来明确配备绿色低碳工艺设备。铁合金行业作为“两高”行业,在双碳政策下将进一步降低能耗强度,向清洁化发展。

      除此之外,2023年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了《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要求强化能效水平引领、推动分类改造升级。对拟建、在建项目,应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鼓励加强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应用,铁合金冶炼行业原则上应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基础改造或淘汰退出。2023年相较于2021年,硅铁冶炼的基准能效水平从1900千克标准煤/吨下降至1850千克标准煤/吨,标杆水平无变化,硅锰暂无修改。

      内蒙古政策“由紧至松”

      内蒙古作为铁合金主产区,始终紧跟顶层文件政策。为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新建项目,内蒙古发布《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关于完善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政策,保障“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等关键性文件,严格要求按照以上政策执行,并配套制定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低水平盲目发展管控目录》。

      纵观近些年内蒙古对铁合金行业的态度,经历了“由紧至松”的变化。在《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中,2021年及2022年均没有放松对新增铁合金项目的审批,而到了2023年,政策略微有些变化。

      在另一文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低水平盲目发展管控目录》中,对比该政策在2022年和2023年的两次表态,在产业政策、淘汰退出、节能等方面均发生了改变。首先产业政策方面,由2022年的“不再审批铁合金新增产能项目;确有必要建设的,须按照不低于1.25∶1的比例在区内实施产能减量置换”修改为“新、改、扩建普通铁合金项目,原则上应按照1.25∶1的比例在区内实行产能减量置换”,鼓励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和改造升级,引导其他盟市铁合金产能向乌兰察布市转移集聚,转移产能可实行等量置换,进一步提升内蒙铁合金产业的集中度。淘汰退出方面,由2022年的“2022年年底前全面淘汰退出25000千伏安及以下铁合金矿热炉”修改为2023年的“全面淘汰退出25000千伏安及以下铁合金矿热炉”,取消了淘汰限期。“限期淘汰6300千伏安及以下铁合金矿热电炉,30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半封闭直流电炉、铁合金精炼电炉”修改为“淘汰30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半封闭直流电炉、铁合金精炼电炉”,取消了淘汰6300千伏安及以下铁合金矿热炉电炉的限期。节能方面,以鼓励企业配备绿色清洁能源工艺设备为主,增加了节能审查的环节,新增了可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存量企业‘绿电’替代等方式,化解对自治区和所在盟市能耗强度的影响”。

      宁夏紧跟纲领文件

      宁夏始终贯彻落实纲领文件,对自治区内铁合金行业的新建产能严格把控,对淘汰落后产能毫不放松。

      2021年11月,为了贯彻落实“双碳”工作、完成能耗双控目标,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宁夏发改委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能耗双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试行)》。其中限制类对铁合金冶炼的管理措施为,“新建和扩建铁合金冶炼(含锰冶炼)项目需满足产能实施 1.5∶1置换,不接受跨省产能置换,能耗实施1.5∶1替代;矿热炉规模必须达到2台31500KVA及以上(特种铁合金除外),同步配套建设尾气(余热)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对标国际领先;单位产品能源消耗达到国家能效标杆水平和国家及自治区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标准提升时按新标准执行)”。对淘汰类铁合金冶炼的管理措施为“淘汰铁合金冶炼中200 立方米及以下铁合金生产用高炉(其中锰铁高炉为100立方米及以下)(2021),25000千伏安以下铁合金矿热炉和未配套建设尾气(余热)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的矿热炉(特种铁合金除外,具体特种铁合金认定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厅制定,各地市执行)(2023 年);淘汰铁合金生产用 24 平方米以下带式锰矿、铬矿烧结机(立即淘汰)。”

      基于上述指导目录,2022年7月宁夏工信厅发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铁合金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试行)》,再次提及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铁合金冶炼项目。用于置换的铁合金炉型应为6300KVA以上的铁合金矿热炉、200立方米以上铁合金生产用高炉(锰铁高炉100立方米以上),且置换的产能指标不得重复使用。

      2023年5月,宁夏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项目管理办法》,对自治区产能置换及淘汰项目的申报、审查、管理、支持重点等作出详细规划。

      2023年11月宁夏发布《自治区“两高”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3个办法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两高”项目管理,对新建、改扩建“两高”项目严格实施产能、能耗、污染物替代制度,要求铁合金产能替代比例为1∶1.5;深入挖潜存量“两高”项目节能降碳能力;全面开展用能权交易,新建、改扩建“两高”项目新增用能指标全额有偿购买,通过市场化机制合理控制“两高”项目用能需求;全面落实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政策,严格执行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政策。

      主产区新增产能概况

      现存落后产能

      硅铁落后产能方面,钢联数据显示全国136家样本硅铁企业,总产能占全国比例95%,总炉数520台,其中炉型小于等于25000KVA炉型总数量382台,日产量约为7630吨,占总产量56.73%;25000KVA及以上炉型总数138台,日产量5858吨,占总产量43.27%。硅锰25000KVA及以下炉型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等南方地区,而北方主产区则相对较少,全国25000KVA及以下总炉数294台,在开落后产能日产占在开总产量的比例为22.16%。

      综合来看,铁合金产能置换以及对限制类产能的淘汰对硅铁的影响大于硅锰,硅铁25000KVA及以下炉型日产占总日产的比例超过56.73%,而硅锰占比为22.16%。硅锰南方地区的产能淘汰压力大于北方,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等省份,内蒙古、宁夏等地成本优势的凸显,使得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且内蒙古及宁夏对落后产能的政策布局紧跟时势,2021年后净新增产能减少。

      2024年新产能

      2023年,内蒙古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促进铁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提出了对自治区未来铁合金发展的新规划,对铁合金行业的新增产能有所放松。2023年9月起,内蒙古已开始审批新的铁合金产能。

      根据铁合金在线的数据显示,2023—2024年预计全国新增硅铁产能351.6万吨,新投产产能集中在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其中内蒙古投产占比约为39%,甘肃约为30%,新疆约为22%。2024年在建项目预计可投产的产能约为217.2万吨。其中备受瞩目的是新疆吉铁项目,其共分四期,建设年产200万吨FeSi75硅铁生产线,均采用40.5MVA半封闭矿热炉,拟建电炉16台。一期工程建设年产55.32万吨FeSi75硅铁生产线。截至2023年年底,甘肃、内蒙古、重庆、陕西等地已有多个项目投产,少量项目仍处于在建阶段,对于今年投产的项目尚不明确。若不考虑投产时间尚不明确的评审项目,2023—2024年硅铁新增产能占总产能比重接近20%。

      2024年硅锰潜在新投产产能较硅铁更多。据铁合金在线数据统计,2024年预计硅锰新增产能约为172万吨,投产时间多集中在2024年上半年。新投产产能多集中在内蒙古、重庆、广西等地,其中内蒙古占比超过50%,重庆占比14%。这其中尚未包含2023年内蒙古通过评审的硅锰项目。内蒙古工信厅数据显示,2023年通过评估的17个项目合计产能438.7万吨,其中涉及硅锰产能191.9万吨,占比超过40%。若不考虑尚未明确投产时间的评审项目,2024年硅锰新投产产能占总产能比例在7%左右。

      结论

      我国铁合金产业几经变迁,目前形成了产能过剩、区域不均的格局。2014年以前我国铁合金主产地集中在南方。随着北方铁合金行业的迅猛发展,2014年内蒙古超过广西正式成为全国第一大主产地,随后铁合金产能“战线”不断北移,南方市场的份额逐年降低。由于行业门槛低,在产能北移的过程中,铁合金产能过剩加剧。

      作为“两高”行业的代表,过去对铁合金行业的能耗能效监管严格,叠加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对旧产能的淘汰以及限制类产能置换的管控愈发严格。“十四五”双碳政策指引下,内蒙古、宁夏等多省出台了多项政策,出清、淘汰铁合金落后产能。但通过对比今年来政策的变化,能明显看出内蒙古对于铁合金行业的态度在逐步转向宽松,并且自2023年起允许新增产能的投放。

      今年起铁合金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变化和挑战。这种变化和挑战来源于大量优质及新增产能的投放,以及对于铁合金淘汰类及限制类产能出清年限的放宽。在未来,铁合金行业的变化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北方新增优质产能对南方的替代,南北成本差距继续拉大。2024年,硅铁及硅锰大量新增产能依旧集中在北方地区,而北方天然的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挑战传统南方成本支撑的逻辑,也将使得成本曲线继续下移。南方多为小炉型、小产能,南、北方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也被动使得南方厂家需通过不断转型以及设备、能源升级来扭转不利的现实。北方优质产能的大量投放,将继续压制南方厂家的开工率,南方或长期维持低开工率。

      第二,新优质产能对旧产能的挤压。近两年将处于新产能大量投产、旧产能淘汰或置换延期的更替期。新产能均为大型炉,设备启停成本增加,同时配备绿色清洁工艺设备,产量变动更为刚性,灵活度不及小型炉,但对厂家而言更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

      第三,行业巨变仍在进行中。铁合金产能过剩的现实将加剧,同时内部竞争白热化,对于劣质产能的淘汰迫在眉睫,产能变迁与转移也将使得行业运行模式发生改变。(期货日报)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4月11

  • 紧随美债收益率攀升 日本基准收益率创下五个月新高

    15:15 作者:博易快讯

     
      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11月以来最高点,此前美国通胀跳升引发国债市场溃败,而日元暴跌又为日本央行收紧政策施加了压力。

      截至发稿,日本基准收益率攀升至0.837%。因周三公布的美国CPI数据涨幅超预期,投资者缩减对美国今年降息的押注,该收益率曾飙升18个基点。据悉,20年期国债拍卖结果将于今日午后公布。

      此前,日本央行在3月放弃了世界上最后一个负利率政策。周三纽约汇市午盘,日元汇率跌至34年低点,至1美元兑153.24日元,向日本央行今年再度加息施压。日本央行还取消了收益率曲线控制计划(YCC),但表示将继续购买债券以抑制收益率的突然飙升。

      瑞穗证券驻东京首席策略师Shoki Omori表示:“在通胀快于预期的背景下,日本国债收益率紧随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日本央行将在预定操作中削减购债额度的猜测也导致日本债券遭到抛售。”

      根据Bloomberg对经济学家的调查,央行观察人士认为下一次加息将在10月到来。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对进一步缩减宽松货币政策持开放态度,他周二表示,“若潜在价格趋势与我们的前景同步上升,央行不得不考虑降低宽松货币政策的程度”。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年度工资谈判结果意外强劲后,日本央行或将在本月晚些时候的政策会议上考虑上调通胀预期。(智通财经)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 收益率曲线预计再度陡峭化

    06:00 作者:博易快讯

      3月中下旬以来,国债期货表现分化,中短期限品种相对强势,而长期、超长期限品种走势偏振荡。截至4月10日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日内下跌0.41%、1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10%、5年期主力合约接近平收、2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01%。

      经济景气度回升,但结构有所分化

      3月官方制造业PMI录得50.8,时隔5个月重回扩张区间,优于市场预期。整体需求的环比回暖是制造业PMI结构上的最大亮点。3月新订单指数回升至53.0,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升至51.3,创去年2月以来新高。节后产、需两端景气度的提升带动企业阶段性补库意愿,产成品、原材料库存指数双双反弹。不过,从历史数据来看,企业趋势性的主动补库仍有待价格、营收等指标率先好转。3月出厂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表现分化,整体弹性相对有限。

      近期高频数据显示,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上也出现分化。清明假期过后,样本城市一、二手房成交转弱,此前部分城市二手房销售的“小阳春”能否延续有待观察。不过,清明假期,国内旅游出行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增幅均较大,显示居民日常消费呈现向好趋势。

      市场资金面趋松,利率债供应预计放量

      跨季后,市场资金面趋松,尤其是同业存单利率,出现连续回落。截至4月10日,1年期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同业存单二级成交在2.1650%附近,明显低于3月2.25%的运行中枢。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强调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调节”,删除了“跨周期调节”的表述,显示出货币政策边际加码稳增长的概率较大。结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央行连续释放将继续降准的信号,市场对后续资金面预期偏乐观。

      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偏慢,预计二季度发行加快。截至4月5日,已披露的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合计超2.06万亿元,接近去年同期约2.26万亿元的实际发行规模。另外,稍早公布的二季度国债发行计划虽没有明确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具体时间,但在4月到6月均留存空档期,或是为其腾挪发行窗口。

      综合媒体报道,二季度政金债发行也将提速。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明确表示“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的情况下,三家政策性银行预计会大幅增加长期债券的发行占比。因此,即便二季度可能并非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供应高峰,但利率债发行放量的概率较大,债市供应阶段性增加的影响不容忽视。

      综合来看,“以价换量”的需求回暖呈现出底部边际修复特征。与此同时,海外部分国家和地区基本面韧性较强,外需有望延续改善势头。加之进入二季度,利率债供应增加的确定性较高,央行明确提示长债风险,我们倾向于认为债市面临一定调整压力。但是,国内新旧增长动能切换叠加化债环境,债市长牛基础未变。另外,货币政策基调不改,市场资金面维持相对偏松状态,加之当前投资者对存款利率继续调降的预期较高,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有望继续压降,后续债市调整的空间相对有限。操作上,短期内建议做陡收益率曲线。(期货日报)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4月10

  • 分析人士:央行引导市场向基本面回归

    08:10 作者:博易快讯

        日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一季度例会首次提出“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对长端利率作出了相对明确的方向性指引。

      从债市实际走势来看,今年开年来债市持续走强,尤其长端收益率下行速度较快,当前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维持在2.3%左右和2.5%以下,而去年年底分别在2.6%以上和2.9以上。“债市收益率下行的表现与经济持续修复的现状有所背离,其背后除受到降准、宽松预期等因素影响外,风险偏好变化和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受阻造成‘资产荒’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李彦森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光大期货国债分析师朱金涛也表示,通常情况下,长端国债收益率反映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的预期,从去年12月起长端及超长端国债收益率的下行,一方面是市场对经济弱修复预期的确认,另一方面是“资产荒”背景下长端债券受到市场追捧。

      从当前来看,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长端收益率短期内过快下行,超长债收益率回落至低位,导致债市风险加大,不利于各类利率之间协同联动,这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面对当前经济回升的环境,以及后续超长期国债供应的增加,央行首次提出“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或旨在打破债市收益率下行的惯性,引导市场向理性回归,并预警市场提前做好应对和准备,防止市场反转及引发理财赎回潮等潜在冲击。近期央行加大对农商行购债及市场调研,也体现出预防和管理意图。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直接提及关注长期收益率,较为罕见。以往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以及政策中介目标均以关注短端资金利率或货币供应量为主。”李彦森表示,但从全球经验来看,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央行在经济增速趋缓后,政策确实以长端收益率作为焦点,这符合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转型加速的逻辑。

      在朱金涛看来,目前处于低位的长端国债收益率与持续回升的经济基本面的表现出现一定背离,央行强调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体现出对此种现象的关注。此外,考虑到第二季度国债发行将放量,同时国债发行计划显示有三周的空白期,大概率在为超长期特别国债预留发行时间,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旦落地,就会对超长端国债形成利空。

      展望第二季度,李彦森认为,年内流动性宽松的大方向不变,不排除第二季度降息或降准的可能性,预计短端资金成本将维持低位,紧货币暂时不会冲击债市。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年初以来政府债发行速度加快,有为第二季度特别国债发行‘让路’的意味。债券供应一定程度上更加平滑,但增量影响仍难忽视。央行将以何种方式降低特别国债发行前后对市场的影响,直接决定第二季度债市的波动情况。”李彦森说。

      朱金涛则表示,参照以往经验,央行大概率会通过逆回购或者降准对政府债发行进行积极对冲,政府债发行对债市行情的影响有限。

      “当前市场对经济弱修复预期反映得比较充分,且能够看到一些高频数据在超预期好转,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动力较弱,但在‘资产荒’格局下上行的动力同样有限。”朱金涛预计,短期国债收益率有望延续低位振荡格局,基于长端调整压力更大的判断,收益率曲线会重新陡峭化。

      从交易角度考虑,李彦森认为,交易盘需关注市场情绪,配置盘需做好持仓管理,紧盯货币政策锚点。期货市场预计整体以振荡为主,其中短端上行而长端承压,建议适度调降久期和杠杆。期现和跨期套利方面机会较少,曲线交易方面可做多10年期和5年期以及10年期和2年期利差。(来源:期货日报)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 做多10年期和30年期价差

    08:10 作者:博易快讯

      期货日报4月10日报道: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一季度(总第104次)例会于3月29日在北京召开。4月3日,央行发布通稿,新提法较多,其中“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的表述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本次例会通稿相较去年第四季度,措辞出现部分调整:

      一是将“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调整为“逆周期调节”,新增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法“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这暗示货币政策总体取向不变,操作空间仍大,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

      二是新增“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此前例会及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均较少直接提及长期收益率问题,新提法引起市场关注。

      三是关于资金面的表述,重申政府工作报告提法“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近期避免资金沉淀空转的政策导向保持一致。

      四是删除“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这与第一季度财政扩张节奏偏缓一致。第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1.57万亿元、净融资9567亿元,分别低于去年同期的2.11万亿元和1.75万亿元。

      五是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关于大银行的表述从“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改为“引导大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关于中长期信贷的表述由“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改为“引导金融机构增加有市场需求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这重申了信贷投放更加注重质量的政策导向,同时考虑到银行净息差收窄、大银行降幅最大的客观现实,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必要性仍高。

      六是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方面,明确提出“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4月7日,央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本次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比起2022年的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进一步提升,支持范围更加聚焦产业,且明确提到初创期企业。

      七是对房地产的支持由“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调整为“加大对‘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的金融支持力度”。近期一线城市购房政策进一步优化,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但价格预期仍偏弱,销售市场也在筑底阶段,关注后续变化。

      八是对经济形势及金融市场的表述更新第一季度有新变化,包括对外部环境的表述由去年第四季度的“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出现高位回落趋势”调整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通胀出现高位回落趋势但仍具黏性”,对内部环境表述由去年第四季度的“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动力增强”“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分别调整为“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社会融资成本继续下降”。

      市场对央行通稿新提法“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较为关心,这也成为判断未来货币政策节奏和债市走向的关键。

     
      从长端利率走势、绝对水平及相对水平来看,目前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跌至3.30%以下的历史新低水平,今年年初至4月8日下行超27BP,2023年以来累计下行超55BP。而政策利率1年期MLF利率自2023年以来下调两次,累计下行25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今年1月中下旬以来持续处于MLF利率下沿,目前低于MLF利率超20BP。

      结合期限利差来看,收益率曲线形态自去年年底以来明显平坦化,10年期与1年期国债利差走扩,而30年期与10年期国债利差收窄至历史低位,即短端收益率相对稳定、超长端收益率下行幅度更大。这是由于受春节效应、信贷投放、债券供应预期等因素影响,资金面供需预期维持紧平衡状态,短端收益率受到支撑,而长端特别是超长端收益率受基本面长周期逻辑强化、流动性宽松预期发酵和“资产荒”三大因素驱动显著下行,这暗含了对收益率中枢长期趋下行的定价。

      结合信贷市场来看,长期收益率走势与信贷成本走势近期保持一致。2023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行31BP,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全年下行近29BP。

      央行通稿中关于长期收益率的提法,前文为“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后文为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笔者认为,央行在关注到长期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收益率曲线极度平坦化现象后,引导资金投入服务实体经济,避免资金空转或堆积在金融市场。此外,货币政策当前核心要义仍为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故包括长端收益率在内的市场利率体系中枢易下难上。

      本轮期债持续走强主要受货币政策预期抢跑、基本面重新定价和机构配置行为三重因素驱动。近期市场对央行“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的新提法较为关注,笔者认为整体政策取向维持积极,货币政策操作空间仍大。基本面上,1—2月数据整体强于预期,除春节效应、口径调整等影响外,在外需拉动、民营经济活力边际修复等方面出现结构性亮点,但经济延续波浪式修复的发展路径尚未打破,经济修复的斜率改善尚待更多数据验证。机构配置行为上,目前机构欠配还在持续,关注二季度国债净发行及地方债提速的影响。

      结合上述分析判断,期债市场整体走强趋势并未被打破,但进一步上行空间有限,需要等待存款利率下行、地产和社融等数据新变化等触发因素出现。结合期限利差相对位置、交易拥挤度,以及政策导向对长端收益率的关注,30年期国债期货短期回调压力较大,建议关注做多10年期及30年期价差的机会。(作者单位:广州期货)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 分析人士:央行引导市场向基本面回归

    08:10 作者:博易快讯

      期货日报4月10日报道:  日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一季度例会首次提出“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对长端利率作出了相对明确的方向性指引。

      从债市实际走势来看,今年开年来债市持续走强,尤其长端收益率下行速度较快,当前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维持在2.3%左右和2.5%以下,而去年年底分别在2.6%以上和2.9以上。“债市收益率下行的表现与经济持续修复的现状有所背离,其背后除受到降准、宽松预期等因素影响外,风险偏好变化和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受阻造成‘资产荒’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李彦森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光大期货国债分析师朱金涛也表示,通常情况下,长端国债收益率反映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的预期,从去年12月起长端及超长端国债收益率的下行,一方面是市场对经济弱修复预期的确认,另一方面是“资产荒”背景下长端债券受到市场追捧。

      从当前来看,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长端收益率短期内过快下行,超长债收益率回落至低位,导致债市风险加大,不利于各类利率之间协同联动,这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面对当前经济回升的环境,以及后续超长期国债供应的增加,央行首次提出“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或旨在打破债市收益率下行的惯性,引导市场向理性回归,并预警市场提前做好应对和准备,防止市场反转及引发理财赎回潮等潜在冲击。近期央行加大对农商行购债及市场调研,也体现出预防和管理意图。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直接提及关注长期收益率,较为罕见。以往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以及政策中介目标均以关注短端资金利率或货币供应量为主。”李彦森表示,但从全球经验来看,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央行在经济增速趋缓后,政策确实以长端收益率作为焦点,这符合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转型加速的逻辑。

      在朱金涛看来,目前处于低位的长端国债收益率与持续回升的经济基本面的表现出现一定背离,央行强调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体现出对此种现象的关注。此外,考虑到第二季度国债发行将放量,同时国债发行计划显示有三周的空白期,大概率在为超长期特别国债预留发行时间,超长期特别国债一旦落地,就会对超长端国债形成利空。

      展望第二季度,李彦森认为,年内流动性宽松的大方向不变,不排除第二季度降息或降准的可能性,预计短端资金成本将维持低位,紧货币暂时不会冲击债市。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年初以来政府债发行速度加快,有为第二季度特别国债发行‘让路’的意味。债券供应一定程度上更加平滑,但增量影响仍难忽视。央行将以何种方式降低特别国债发行前后对市场的影响,直接决定第二季度债市的波动情况。”李彦森说。

      朱金涛则表示,参照以往经验,央行大概率会通过逆回购或者降准对政府债发行进行积极对冲,政府债发行对债市行情的影响有限。

      “当前市场对经济弱修复预期反映得比较充分,且能够看到一些高频数据在超预期好转,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动力较弱,但在‘资产荒’格局下上行的动力同样有限。”朱金涛预计,短期国债收益率有望延续低位振荡格局,基于长端调整压力更大的判断,收益率曲线会重新陡峭化。

      从交易角度考虑,李彦森认为,交易盘需关注市场情绪,配置盘需做好持仓管理,紧盯货币政策锚点。期货市场预计整体以振荡为主,其中短端上行而长端承压,建议适度调降久期和杠杆。期现和跨期套利方面机会较少,曲线交易方面可做多10年期和5年期以及10年期和2年期利差。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 收益率曲线或再度走陡

    08:10 作者:博易快讯

      期货日报4月10日报道:  今年以来,“资产荒”以及宽货币预期等因素影响下,债市大幅上行,长端和超长端表现尤为强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下行至2.3%附近、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下行至2.47%附近,均处于历史低位。近日,央行首次提到“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引发了后续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债市出现小幅调整。

      4月3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4年第一季度例会的通稿。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利率、准备金、再贷款等工具,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与上次例会相比,本次例会新增了“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推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措辞。

      此次例会新提出“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显示出央行对于长债收益率变化的关注。今年以来,基本面延续弱复苏,降准降息落地,地方债发行进度偏缓,“资产荒”格局下机构配置需求增强,10年期及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下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1年期MLF利率出现倒挂。随着前期政策的落地,经济复苏过程中长端收益率可能回升,央行提前提示长债可能出现的变化,也是通过隐性引导实现预期管理。例会通稿发布当日,债市出现小幅波动,随后影响减弱。后续来看,央行强调加强逆周期调控,主动收紧资金面引导利率上行的风险较小,经济回升的持续性和力度才是决定长债走势的主要变量。

      供需失衡也是影响债市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今年第一季度地方债整体发行节奏较慢。当期地方债共发行1.5万亿元,同比减少25%。其中,新增债券发行8422亿元,同比减少50%;再融资债发行7316亿元,同比增加66%。4月已披露新增地方债2000亿—3000亿元,按照第二季度完成提前批80%的额度计算,第二季度发行将放量,新增地方债发行预计超过1.3万亿元。若地方债为特别国债发行“让路”,则地方债发行节奏仍会放缓。

      特别国债发行时间和方式尚未明确,具体发行情况将对债市产生影响。3月30日,财政部发布第二季度国债发行计划,并称超长期国债发行安排另行公布。从已公布的发行计划来看,4月到6月均存在一周左右的发行空档,或预示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可能自第二季度开始分批发行,最快4月中下旬、发行高峰在5—6月,后续需关注特别国债及地方专项债供应对债市的影响,还需关注央行货币政策的配合情况,第二季度存在降准降息的可能。

      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3月制造业PMI为50.8%,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景气度回升。3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中,建筑业PMI为56.2%,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服务业PMI为52.4%,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春节假期过后,企业逐步复工复产,制造业修复力度加大,各分项走强。制造业生产加速恢复,供应增长;需求显著回暖,3月新订单指数升至53.0%,较上月提高4个百分点,创出近1年来的最高值。其中,外需拉动也较明显,新出口订单指数升至扩张区间。值得注意的是,3月新订单指数为近 14个月以来首次高于生产指数,显示当前宏观经济“供强需弱”局面有所改观。

      整体而言,PMI向好增强了经济回升预期,但仍需更多数据将“预期”落地;股市波动较大,股债“跷跷板”效应仍在;供需失衡,“资产荒”短期延续,“债牛”环境未改。不过,考虑到超长期特别国债大概率于二季度落地,长端国债存在调整压力,收益率曲线预计重新陡峭化。(作者单位:新纪元期货)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4月09

  • 期债 升势仍可保持

    07:45 作者:博易快讯

      国债期货各品种合约在上周先抑后扬:周一明显调整,后两日强势反弹,牛平走势强化。单边方面,按收盘价计算,清明节前一周30年期主力合约跌0.21%,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8%,5年期主力合约跌0.08%,2年期主力合约跌0.07%;跨品种价差方面,4TS-T、2TF-T和3T-TL均下行,分别下跌0.117元、0.045元和0.105元;跨期价差方面,各品种合约近远月价差均走扩,TS、TF、T和TL近远月价差分别上行0.006元、0.015元、0.025元和0.18元。

      具体来看,上周一,PMI数据超预期重返扩张区间,期债大幅低开,午盘股市走强抑制债市反弹;上周二、周三反弹,资金价格延续下行、股市偏弱,叠加万科债务、PMI季调因子失真、清明节后存款利率下调等方面的消息影响,在流动性偏松的环境下市场重新博弈基本面预期,其中前期回调较多的TL领涨。

      总体而言,清明节前一周期债先下后上,长期限合约强于短期限合约的局面再现,但现券10年-2年及30年-10年的期限利差走扩,跨期价差各品种合约也均呈现扩张。后市期债如何运行以及该制定怎样的应对策略,本文从经济和政策两个维度详细探讨。

      从经济面的角度看,3月制造业PMI超预期回升1.7个百分点至50.8%,重返扩张区间,反映春节假期后复工复产状况向好;非制造业PMI加快扩张1.6个百分点至53%,大幅超出预期1.5个百分点,与企业生产相关的服务行业及建筑业表现突出。

      首先,供需双强。需求端,新出口订单及新订单贡献较大,分别上升5.0和4.0个百分点至51.3%、53.0%;供给端,生产指数上升2.4个百分点至52.2%;产需回升拉动采购量指数大幅上行4.7个百分点至52.7%,但产成品和原材料库存均在荣枯线下,库存周期仍处低位。其次,价格表现分化。原材料购进价指数回升0.4个百分点至50.5%,而出厂价指数回落0.7个百分点至47.4%,或阻碍企业盈利进一步修复。最后,结构改善。大、中和小型企业PMI分别上升0.7、1.5和3.9个百分点至51.1%、50.6%和50.3%,其中小型企业时隔12个月重返扩张区间;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5个位于扩张区间,较2月增加10个。3月制造业PMI公布后,4月1日当天期债大跌,TL合约跌幅更为明显,不过随后两天期债持续修复。

      从政策面的角度看,4月3日央行发布202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通稿,主要变化包括:一是不再提及“跨周期”调节。本次通稿将“跨周期”表述删除,只保留“逆周期”表述;二是增加“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表述;三是增加表述“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四是删除“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表述;五是“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改为“引导大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删除“重心下沉”表述。据此,我们判断,逆周期调节仍将保持较大力度,但政策工具侧重宽信用而非宽货币,财政发力优先于货币宽松。结合此前央行政策目标中提及“避免资金空转”来看,一季度以来,银行间资金面十分充裕,预计后市央行货币政策以稳健而非全面宽松为主,该因素对于短端利率易产生一定拉动作用。

      综合以上对经济面和政策面的分析,我们判断短期内期债仍保持振荡向上的格局,长期需警惕过低的长端利率因经济持续边际改善而出现突然的拐头向上,这意味着短期仍可博弈做多策略,但长期需重视期债套保策略。原因在于,地产销售依然偏弱制约复苏力度,叠加近期处于经济刺激政策的真空期,4月中上旬期债面临的宽松流动性局面仍难以改变,这对当前期债形成支撑,即“资产荒”格局未扭转的情形下,期债升势仍可保持。

      就套利套保的角度而言,跨品种价差方面,近期短期限合约表现弱于长期限的局面边际缓解,但受制于经济增长力度,利率曲线牛平的状态并未扭转,预计短弱长强的格局仍可能延续,故推荐投资者关注逢高做空4TS-T的机会,该策略在央行采取措施防资金空转、引导市场预期等措施对长端利率进行调控的背景下具有较高的胜率。跨期价差方面,相较2403合约而言,2406合约跨期价差小幅走扩,或由近期期债多头情绪有所动摇所致,但中长期而言,牛平局面延续之际,近弱远强的状态也难以根本扭转。

      期现方面,2406合约的基差中枢有一定提升,这使得当前空头套保的成本有所提升,但当前基差仍低于过去几年同期水平,参与空头套保的成本不算高,考虑未来长端利率可能随时面临拐头向上的压力,建议投资者可以适度关注期债套保的机会,介入空套的时点可根据公布的经济数据是否超预期或资金面是否转紧而确定。(期货日报)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4月08

  • 周三见分晓?“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会否戳破关键关隘:4.5%

    11:25 作者:博易快讯

        今年美债价格的大跌,令去年好不容易有所起色的债市交易员再度灰头土脸、颇为狼狈。而本周,一道关键心理防线的得失无疑将受到业内人士的瞩目——素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是否会一举升破4.5%关口?

      近来,出人意料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已推动美债收益率升至11月底以来的最高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收回了对美联储年内大举降息的押注,预期联储决策者将会对过早放松货币政策保持警惕。上周五,在美国3月份非农就业人数意外创下近一年来最大增幅后,美债便出现了进一步下跌。

      这使得众多投资者已把周三将公布的美国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视为下一个关键事件——该数据很可能将决定收益率是趋于稳定,还是向新高迈进。同时,许多人认为,4.5%已成为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下一个关键门槛,该关口目前仅略高于上周五收盘时约4.4%的水平。

      WisdomTree公司固定收益策略主管Kevin Flanagan表示,“这(美债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CPI数据——它可能使收益率保持在4%至4.5%的区间,也可能使收益率上升幅度变得更大。债券市场目前的主要风险在于,美国就业报告持续稳健,同时通胀改善(回落)势头却已停滞不前。”

      今年以来,美国国债市场一直在努力寻求底部支撑,因为美国经济持续超预期的数据表现,使人们一度普遍认为美联储现在就应该已经开始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的想法“不幸落空”。尽管经济展露的这种韧性有助于推动美股走高,但债市显然没有那么好运——经济将继续稳健增长的前景加剧了人们对二次通胀的担忧,从而对较长期债券造成了压力。

      如下图所示,美国国债刚刚经历了六个月来最糟糕的一周表现,整条美债收益率曲线目前都已处于了年内最高水平。债券收益率与价格反向。

      4.5%关口得失备受瞩目

      T. Rowe Price Group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经理Stephen Bartolini曾在3月份表示,如果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涨至4.4%上方,他就随时准备出手(抄底)。但后来,他在几经权衡后又修改了这一说法,表示他的投资组合如今更倾向于押注收益率可能会进一步上升。

      他表示,“如果是一个月前、两个月前,在4.5%的收益率(入场)看起来相当不错,但现在我想更有点耐心,因为经济更强劲了。最近的数据肯定好于预期,上周我们也看到了这一点。通胀方面比大多数人预期的要坚挺。”

      债市策略师Ira F. Jersey和Will Hoffman则表示,如果未来一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继续向4.51%迈进,动量指标可能会达到与升势停滞或部分回调信号一致的区域。而突破4.51%后的下一目标,就将是2023年11月初的收益率高点4.7%。

      不少经济学家和华尔街人士预计,周三即将公布的美国CPI数据料将进一步揭示出美国通胀压力是否有所缓解,而这对于10年期美债收益率是否会升破4.5%大关,也将至关重要。

      根据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测,美国3月份整体和核心CPI环比有望上升0.3%,低于2月份的0.4%。然而,这仍将使核心通胀指标同比增长约3.7%,远高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而近来油价的大涨,更是可能给接下来的美国通胀前景蒙上阴影。

      不难预见到的是,如果此份CPI数据基本符合或低于上述预期水平,可能会帮助缓和美债收益率的升势,甚至将其从近期水平拉回。但另一方面,一旦CPI数据“不幸”进一步高于预期,则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债市抛售。

      当然,一些基金经理眼下也表示,如果10年期美债收益率率升至4.5%以上,机构投资者可能会重新买入。Threadneedle投资公司利率策略师Ed Al-Hussainy就指出,如果美债收益率达到4.5%,他们将在下周积极入场。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Priya Misra则表示,她认为现在已经是重新开始转向10年期国债的时候了。她指出,尽管劳动力市场强劲,但工资涨幅却一直受到抑制,这表明对招工的需求并没有加剧通胀上行的压力。(财联社)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3月27

  • 行情再现大起落,集运市场供需格局要变?

    08:24 作者:博易快讯

        近期多家船企陆续提涨4月船期报价,提涨力度较大。同时,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盘面波动明显加剧。分析人士认为,受红海事件影响,绕航带来的额外损耗推后了市场供应压力。一旦绕航结束,运力供需格局将出现扭转。中短期市场建议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船司提涨的全面性和持续性;二是4月中下旬的需求能否延续回暖力度;三是近期地缘端的进展。

      绕航对运力的“蓄水”功能消失了吗?

      年初以来,即期运价持续下行,使得市场对于红海冲突影响运力供应的持续性产生怀疑,市场重回供大于求的格局,绕航带给供应端的影响似乎消化殆尽。我们尝试回顾冲突发生以来,运力供应端的一系列变化,并尝试推演未来一段时间运力供应可能的走向。

      绕航事件始于去年12月中旬,12月14日和15日,马士基、赫伯罗特和地中海航运运营的三艘集装箱船遭到胡塞武装的袭击。随后各家航司接连宣布旗下船舶将暂停经过曼德海峡及红海区域。12月下旬开始,部分航司尝试恢复红海通行,但复航船只再度遭到胡赛武装的袭击。至今年1月19日,作为最后一家坚持通过红海的航司达飞宣布绕行,至此所有远东—西北欧航线均采取绕行路线,并维持至今。

      在绕航之初,运力供应端便受到影响。由于各航司决定绕航有先后,其间对于是否绕航出现过反复,因而去年12月下旬开始,欧线班次出现紊乱,且随着部分返程航次因绕航而无法按时返回远东,年初空班率明显上升,第二周的空班规模达到航线总规模的1/3,1月中国—西北欧周度平均运力投放环比去年12月下滑了16%,叠加春节前的出货旺季,推动短时间内现货运价快速拉升。

      航司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填补运力缺口,包括提速与其他航线运力的穿梭调配等方式,而春节所在的第七、第八周大幅停航缓解了运力紧张的问题。自3月下旬开始,欧线空班规模恢复到事件发生前每周2班的水平,红海事件影响逐渐消退。

      若关注欧线运力投放,发现航线的运行已较之前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在事件发生之初,我们测算远东—西北欧航线绕航前后相差8000海里(往返),需额外25%—30%的投放规模补充。但目前来看,航司提速运行之下,实际新增投船量略小于前期测算。根据联盟和航线的不同,航线的往返所需时间增加了8%—30%不等的长度。其中,2M联盟因航速提升幅度较大,且前期港内预留时间较宽松,因而往返所需时间增量在10%左右,而OA联盟航线绕航前后的时间差异较大,增量在25%左右。

      在此基础上,欧线的投船规模也明显增加,根据Linerlytica数据统计,去年12月初欧线运力总规模在370万TEU上下,而截至3月中旬,投船规模已超415万TEU,投船规模超12%。除他线调入和新船交付外,闲置运力也获得了明显的吸收。截至周一,12000+TEU的闲置运力仅10艘,不足15万TEU,绕行对于欧线运力的“蓄水”效应明显。

      从静态运力的角度而言,在当前闲置率较低的背景下,新增供应将主要来自新船交付,而年初至今的新船交付略不及预期。除了数据统计的原因外,手握批量订单的韩国韩华海洋、现代重工蔚山船厂接连发生事故致员工死亡,船厂建造进度受到影响,也是交付偏慢的缘故之一。纵观截至6月底的交付计划,预计11艘船将入列欧线,月均5艘,整体水平相对可控。

      从运力投放的角度来看,后续绕行产生的运力缺口对于新增运力仍有吸收空间。若观察船期表,则会发现4—5月有一些航线的执航船舶是待定状态,部分是因为4月开始船只是从远东出发,而前期空班当周没有投船,在经历了一个往返周期后,空缺再次轮转至远东,这部分运力需要额外的船只去填补(如对于新船运力的吸收)。因而,部分航线出现了8000TEU以下的船只,甚至4000TEU级船只执航的情况,相对于常规的12000TEU级以上的船只而言,小型船舶的单箱成本高昂,经济性并不好。

      下半年,随着新船交付规模不断增加,供应压力将不断增大。但若绕航持续,则意味着航司仍有较为丰富运力调控手段。一方面,当前航速有较为充裕的下降空间,目前17000+TEU的平均航速相较去年同期高出了7%左右,降速可以吸收更多船只,也可大幅降低油耗成本以及碳税成本。在2023年运价低迷之时,欧线便出现了慢速返程的情况。此外,当前闲置率也处于低位,航司往往会在淡季将船派往修船厂进行管理维修,也可对运力进行一定吸收。

      整体而言,尽管今年新船交付计划高企,并成为前期市场悲观预期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受红海事件影响,绕航带来的额外损耗推后了市场供应压力。且若绕航长期化,其带来的红利——对运力的吸收空间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发挥效用。然而,这也意味着,一旦绕航结束,对运力增量的“蓄水”功能消失,则蓄积运力将在短时间内集中释放,运力供需格局将出现扭转。这成为当前盘面远月合约持续偏弱的核心原因,且该不确定性在绕航结束前将持续影响盘面对于远月合约的估值。(作者单位:国投安信期货)

      多家船司调涨运价  2404合约基差收窄

      近期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振荡走强,3月21日受船司提涨4月FAK运价的影响,集运指数(欧线 )期货盘中大幅拉涨,EC2404创近1个多月以来的新高,接近2月19日的阶段性高点。由于2404合约面临交割,市场资金逐渐移仓至2406合约,尤其是上周四出现较为明显的移仓,使得2406合约成为主力合约。

      分析下来,近期EC运行偏强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一是3月18日公布的SCFIS欧线指数为2437.19点,彰显韧性,交割博弈空间进一步缩小;二是3月中旬起港口集装箱出货量明显回升,接近春节前吞吐量,市场对于二季度需求回暖对运价支撑预期增强;三是多家船司调涨4月运价,加强市场对4月现货运价的韧性预期。3月25日最新公布的SCFIS为2153.34点,较上期下跌11.6%,基本对应于3月15日公布的SCFI欧线订舱价。所以,此次跌幅基本在市场预期之内,2404合约基差进一步降至59.34点。

      目前,市场的核心博弈点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2404合约交割价的博弈,二是近期船司涨价的持续性。

      2404合约的最后交易日为4月29日,其交割结算价对应的三个SCFIS分别为4月29日、4月22日和4月15日当天公布的算数平均值。由于SCFIS对标的是离港结算价,是最终的确定价格,较SCFI订舱价相对滞后1—2周,因此其基本对应的是4月中上旬的订舱价,问题的核心在于对4月中上旬订舱价的判断。目前,我们主要根据市场上其他类型的运价或运价指数来进行综合推演,包括SCFI、TCI以及船公司的线上订舱价。对于SCFI来说,两者走势基本一致,但根据上海航交所对两个指数的简介和基期确定后的箱型权重,对应20GP的箱型价格在SCFIS中比重为30%左右,40GP和40HQ的箱型价格比重为70%,而SCFI中只含20GP,不含40GP和40HQ。因此,当20GP和40GP箱型的涨跌幅不一致时,SCFI和SCFIS的涨跌幅会出现一定差异。根据最新TCI日度高频数据来测算,3月15日至今,20GP环比下降5.15%,40GP环比下降5.27%,两者跌幅基本相近。因此,可以用SCFI和未来两周船司线上报价来综合确定,在4月初船司提涨的情况下,预计4月中上旬的订舱价将有望回升,2404合约交割结算价预计在2100—2300点之间,目前盘面期现回归博弈的空间较为有限。

      3月下旬,多家船司不同程度调涨欧线运价。3月18日,赫伯罗特发布公告称,4月1日起在远东和北欧之间往返的FAK费率将上调,提价至1600美元/TEU、3000美元/TEU,高于3月的1100美元/TEU、2000美元/TEU。3月21日,地中海宣涨欧线运费,同样上调4月1日起远东—北欧的线上运价至2280美元/TEU、3800美元/TEU,3月22日达飞宣涨,自4月1日起上调欧线运价至2100美元/TEU、3800美元/TEU。从欧线季节性变化来看,3月下旬船司的调涨运价符合历史情况。从往年的情况看,1—4月季节性淡季中,3月运价下调压力相对更大一些。进入4月,随着需求逐渐反弹,运价降幅相对有所收窄,目前正在验证这一历史逻辑。历史反推现实,现实验证历史。对于4月初船司涨价的持续性,历史分析来看,2023年作为运价回归正常波动的第一年,4月中旬运价比3月底上涨1%,到了4月底下降1%,整体运价涨幅未能持续。2019年4月底较3月底上涨10%,2018年上涨24%。因此,4月提涨的幅度和持续性很大程度上在于需求端发货的情况。从上周开始到进入4月上旬,欧线投入运力逐步增长,同时实际投入占计划投入比例也在4月上旬达到100%,需求或逐步企稳回暖正在对运价形成支撑,但进入4月中下旬后,实际运力投放逐渐有所缩减,目前我们对船司涨价的幅度和持续性并不是很乐观。

      综合以上, 2404合约基差收窄至59.34点,使得4月交割可博弈的空间有限。度过3月运价下行速度较快的阶段后,4月初在需求回暖、船司提涨的多方利好下,近期EC振荡偏强。中短期市场建议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船司提涨的全面性和持续性,上周是达飞、赫伯罗特、地中海发布4月提涨公告,马士基虽说提涨了线上订舱价,但还未进一步发布提涨公告,关注后续马士基的跟涨情况。二是4月中下旬的需求能否延续回暖力度,从4月中下旬上海—西北欧的运力投放情况来看,船司实际运力投放缩减,装载率也有所下滑,能否支撑运价持续上涨仍存疑。三是3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加沙斋月停火决议,这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在去年10月巴以最新一轮大规模冲突爆发后,第一次通过措辞中明确包含“要求立即停火”的决议案,但以色列表示将继续与哈马斯作战,这使得地缘因素对盘面的影响有所加大,关注近期地缘端的进展。EC在上周四强势拉涨后,短期建议暂时保持观望,等待更好的入场时机,关注EC06的做空机会。(作者单位:申银万国期货)

      分析人士:等待明确信号释放

      近期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盘面波动明显加剧,同时EC2404即将步入交割期,主力合约已经切换至EC2406。在此背景下,投资者需要关注哪些要点?为此,记者采访了市场研究人士。

      周一EC盘面录得全部上涨后,周二EC盘面大幅走跌。市场消息显示,联合国安理会于3月25日通过加沙停火决议,要求斋月期间在加沙地带立即停火,以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停火。

      从市场结构来看,东证衍生品研究院航运研究员兰淅表示,尽管巴以谈判存在不确定性,但市场认为中短期达成停火协议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届时如若红海复航顺利实现,市场供需将再度恢复到过剩状态,远月合约并未完全计价绕行的影响,欧线远期曲线呈现出深度Back结构。

      海通期货航运组负责人雷悦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此前EC盘面价格中枢上移主要是由于船司宣涨4月运费所致。截至周一下午4点,公告宣布提涨欧线运价的船司共计5家,4月报价均值在2200—3850美元/TEU,提涨幅度在300—600美元/TEU,这成为此前EC盘面维持偏强运行的主要原因。

      “上周以来多家船企陆续提涨4月船期报价,提涨力度较大,涨幅在200美元/箱至1000美元/箱不等,但如果维持当前运力水平,不增加空班比例,提涨完全落地的难度较大,不能排除部分落地的可能性。”兰淅表示。

      同时,在周一收盘后,上海航交所公布的最新一期SCFIS(欧线)收于2153.34点,环比下跌11.6%,基本符合市场预期。雷悦认为,该SCFIS指数体现的是第12周(即3月18—24日)离港航次的实际结算价格。

      回溯电商平台体现的线上数据,自第12周开始,马士基开始采取激进降价来大量揽货的市场策略,大幅调降线上价格,将欧基港1802—3202美元/TEU的开舱价格进一步降至1632—2761美元/TEU,远低于第11周平均2000—3200美元/TEU的报价。从后市变化来看,她表示第13周各船司报价中枢基本持平于第12周,其中马士基的线上价格均值略高于第12周。因此,她预计下周SCFIS欧线指数会止跌企稳且可能小幅回升。

      需要注意的是,雷悦认为和传统商品期货不同,EC2404最后的交割点位是包括最后交易日在内的连续三周、每周一的SCFIS欧线指数的算术平均值。按照SCFIS结算指数的定义,体现的将是第15周、16周和17周的实际成交运价。她表示,市场现阶段主要现货价格参考渠道更偏向电商平台的线上报价,但需要注意的是,各家船司的线上经营模式和策略不同,报价的实际参考意义也有差别,需要结合线下价格更加辩证地去看。随着第15周舱位价格逐步放出,接下来现货运价的变化将更加直接地影响到最后的交割点位。

      国泰君安期货航运分析师黄柳楠认为,EC2404短期维持偏强振荡的概率较大。原因在于,4月上旬欧线平均价格折算成SCFIS欧线指数约2250点,EC2404合约短期仍存在补贴水需求。

      在现货价格方面,此前马士基在周末上调4月上旬报价至1866美元/TEU、2976美元/TEU,市场底价进一步提升。回顾历史来看,兰淅表示,4月运价趋势以企稳为主,涨幅相对有限,加上目前运价水平远高于成本,欧线4月走势有不确定性。“保守估计,在企稳逻辑下,EC2404交割结算价或落在1900—2000点之间,但若船司宣涨部分落地,EC2404估值落在2100点往上的概率依然存在。”不过她提示到,目前欧线主力已经从EC2404合约切换到EC2406,EC2404单边操作的获利空间相对有限,建议投资者以观望为主。

      兰淅表示,目前EC2406仍在增仓阶段,加上4-6贴水结构影响,EC2406合约仍然存在向上的空间,可关注多EC2406策略和4-6合约反套的策略。需要注意的是,短期仍然不能排除红海复航的可能,消息面对EC2406的影响依然存在,建议继续关注巴以局势和现货市场的变化。

      “首艘船舶受胡塞武装袭击造成船员死伤出现,将影响船司短期内重返红海的决策,即便和谈成功也需要额外观察期以评估返回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二季度乃至三季度复航红海的可能性弱化,当前盘面可能存在估值偏低的情况。”雷悦表示。

      从月差表现来看,她认为,近期2404/2406的Back结构弱化,同时2406/2408的Back结构强化。但由于4月是否存在一致性涨价仍未确定,且持续性仍待验证,因此也较难给6月份的运价定下基调。所以后续来看,仍需等待下周关于4月是否提涨的明确信号释放或EC2404交割点位的逐步确认,包括占交割点位1/3比重的wk15价格,来给予EC2406合约合理的估值区间。

      黄柳楠表示,目前较难预估EC2406合约情况,尤其是二季度的宏观市场风险、地缘风险等均会影响定价,不建议过早盲目交易。从主观上判断,他认为EC2406合约目前估值偏高,未来或具备一定的下行空间。(来源:期货日报)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3月26

  • 分析人士:等待明确信号释放

    22:30 作者:博易快讯

      近期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盘面波动明显加剧,同时EC2404即将步入交割期,主力合约已经切换至EC2406。在此背景下,投资者需要关注哪些要点?为此,记者采访了市场研究人士。

      周一EC盘面录得全部上涨后,周二EC盘面大幅走跌。市场消息显示,联合国安理会于3月25日通过加沙停火决议,要求斋月期间在加沙地带立即停火,以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停火。

      从市场结构来看,东证衍生品研究院航运研究员兰淅表示,尽管巴以谈判存在不确定性,但市场认为中短期达成停火协议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届时如若红海复航顺利实现,市场供需将再度恢复到过剩状态,远月合约并未完全计价绕行的影响,欧线远期曲线呈现出深度Back结构。

      海通期货航运组负责人雷悦向期货日报记者表示,此前EC盘面价格中枢上移主要是由于船司宣涨4月运费所致。截至周一下午4点,公告宣布提涨欧线运价的船司共计5家,4月报价均值在2200—3850美元/TEU,提涨幅度在300—600美元/TEU,这成为此前EC盘面维持偏强运行的主要原因。

      “上周以来多家船企陆续提涨4月船期报价,提涨力度较大,涨幅在200美元/箱至1000美元/箱不等,但如果维持当前运力水平,不增加空班比例,提涨完全落地的难度较大,不能排除部分落地的可能性。”兰淅表示。

      同时,在周一收盘后,上海航交所公布的最新一期SCFIS(欧线)收于2153.34点,环比下跌11.6%,基本符合市场预期。雷悦认为,该SCFIS指数体现的是第12周(即3月18—24日)离港航次的实际结算价格。

      回溯电商平台体现的线上数据,自第12周开始,马士基开始采取激进降价来大量揽货的市场策略,大幅调降线上价格,将欧基港1802—3202美元/TEU的开舱价格进一步降至1632—2761美元/TEU,远低于第11周平均2000—3200美元/TEU的报价。从后市变化来看,她表示第13周各船司报价中枢基本持平于第12周,其中马士基的线上价格均值略高于第12周。因此,她预计下周SCFIS欧线指数会止跌企稳且可能小幅回升。

      需要注意的是,雷悦认为和传统商品期货不同,EC2404最后的交割点位是包括最后交易日在内的连续三周、每周一的SCFIS欧线指数的算术平均值。按照SCFIS结算指数的定义,体现的将是第15周、16周和17周的实际成交运价。她表示,市场现阶段主要现货价格参考渠道更偏向电商平台的线上报价,但需要注意的是,各家船司的线上经营模式和策略不同,报价的实际参考意义也有差别,需要结合线下价格更加辩证地去看。随着第15周舱位价格逐步放出,接下来现货运价的变化将更加直接地影响到最后的交割点位。

      国泰君安期货航运分析师黄柳楠认为,EC2404短期维持偏强振荡的概率较大。原因在于,4月上旬欧线平均价格折算成SCFIS欧线指数约2250点,EC2404合约短期仍存在补贴水需求。

      在现货价格方面,此前马士基在周末上调4月上旬报价至1866美元/TEU、2976美元/TEU,市场底价进一步提升。回顾历史来看,兰淅表示,4月运价趋势以企稳为主,涨幅相对有限,加上目前运价水平远高于成本,欧线4月走势有不确定性。“保守估计,在企稳逻辑下,EC2404交割结算价或落在1900—2000点之间,但若船司宣涨部分落地,EC2404估值落在2100点往上的概率依然存在。”不过她提示到,目前欧线主力已经从EC2404合约切换到EC2406,EC2404单边操作的获利空间相对有限,建议投资者以观望为主。

      兰淅表示,目前EC2406仍在增仓阶段,加上4-6贴水结构影响,EC2406合约仍然存在向上的空间,可关注多EC2406策略和4-6合约反套的策略。需要注意的是,短期仍然不能排除红海复航的可能,消息面对EC2406的影响依然存在,建议继续关注巴以局势和现货市场的变化。

      “首艘船舶受胡塞武装袭击造成船员死伤出现,将影响船司短期内重返红海的决策,即便和谈成功也需要额外观察期以评估返回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二季度乃至三季度复航红海的可能性弱化,当前盘面可能存在估值偏低的情况。”雷悦表示。

      从月差表现来看,她认为,近期2404/2406的Back结构弱化,同时2406/2408的Back结构强化。但由于4月是否存在一致性涨价仍未确定,且持续性仍待验证,因此也较难给6月份的运价定下基调。所以后续来看,仍需等待下周关于4月是否提涨的明确信号释放或EC2404交割点位的逐步确认,包括占交割点位1/3比重的wk15价格,来给予EC2406合约合理的估值区间。

      黄柳楠表示,目前较难预估EC2406合约情况,尤其是二季度的宏观市场风险、地缘风险等均会影响定价,不建议过早盲目交易。从主观上判断,他认为EC2406合约目前估值偏高,未来或具备一定的下行空间。(期货日报)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 力拓集团CEO:“‘新质生产力’概念让我倍感兴奋”

    09:10 作者:博易快讯

         中新网3月26日报道;在跨国公司看来,向“新”出发的中国,正为其带来全新的商机。

      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石道成(JakobStausholm)日前在北京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说:“今年,我能感受到中国释放出一些非常清晰的(政策)信号。令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新质生产力。”石道成说,“新质生产力”概念让他倍感兴奋,其中与力拓业务最为相关的是绿色发展。他认为,中国为绿色转型而建立起的整个供应链,将为力拓带来全新的商机。

      力拓与中国渊源深厚。1973年,力拓成为首家向中国供应铁矿石的外资公司。20世纪80年代,力拓帮助中国企业实施了首个海外矿产资源投资项目。“中国对力拓来说至关重要”,石道成表示,力拓最大的客户和最大的股东都在中国;力拓几乎60%的收入都来自中国市场。

      他用“良性循环”来形容中国和力拓的关系。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力拓为中国工业供应稳定的矿产资源,同时这为力拓的发展带来稳定收入,“让我们能够继续投资数十亿美元开发新矿,既能维持现有产量又可以满足未来需求”。

      近些年,中国钢铁行业进入提质减量的发展新阶段,但石道成表示,并不特别担心钢铁行业需求下滑。他指出,每个国家都会经历一条钢铁需求曲线。中国目前可能正处于曲线的顶端,而一些其他国家的钢铁需求仍处于上升阶段。从全球格局来看,他认为,钢铁需求将进一步增长。目前中国的钢铁产能占全球约60%,钢铁企业也在寻求中国以外的业务发展机会。

      从供应链来看,中国的钢铁供应链体系已非常成熟,本身体量巨大。石道成指出,与此同时,其他产业的供应链正在崛起。“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令我倍感振奋”,尤其是看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并将其转化为商业机会。在太阳能、风能、电网建设、新能源汽车发展等方面,中国正在引领世界。这也相应地为力拓的产品提供了更多需求,尤其是铜、铝和电池材料等。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从电池材料开始的整个电池供应链。此外,石道成说,在电动汽车中会用到更多的铜;在电网的扩展部署中,也需要用到更多的铜和铝;太阳能电池板的边框也是由铝制成的。因此,“中国为绿色转型而建立起的整个供应链,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商机”。

      力拓在华发展模式也不断更新。石道成说,过去一年里,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的伙伴关系和合资企业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

      地处西非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也在顺利推进。该项目由力拓集团及三家合作伙伴(中铝、中国宝武和赢联盟)共同参与,预计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所有的项目建设工作,并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逐步提产。

      谈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石道成说,力拓的关注点主要聚焦于中国的长期发展,“风险总是来自于过多地关注短期因素”。力拓所在行业的市场需求是在增长的,比如去年中国钢厂对铁矿石需求增加,近期我们也看到市场对铜的强劲需求,这些都是经济持续上行的良好指标。他认为,中国有能力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 力拓集团CEO:全球钢铁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08:29 作者:博易快讯

       中新网3月26日报道;在跨国公司看来,向“新”出发的中国,正为其带来全新的商机。

      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石道成(Jakob Stausholm)日前在北京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说:“今年,我能感受到中国释放出一些非常清晰的(政策)信号。令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新质生产力。”石道成说,“新质生产力”概念让他倍感兴奋,其中与力拓业务最为相关的是绿色发展。他认为,中国为绿色转型而建立起的整个供应链,将为力拓带来全新的商机。

      力拓与中国渊源深厚。1973年,力拓成为首家向中国供应铁矿石的外资公司。20世纪80年代,力拓帮助中国企业实施了首个海外矿产资源投资项目。“中国对力拓来说至关重要”,石道成表示,力拓最大的客户和最大的股东都在中国;力拓几乎60%的收入都来自中国市场。

      他用“良性循环”来形容中国和力拓的关系。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力拓为中国工业供应稳定的矿产资源,同时这为力拓的发展带来稳定收入,“让我们能够继续投资数十亿美元开发新矿,既能维持现有产量又可以满足未来需求”。

      近些年,中国钢铁行业进入提质减量的发展新阶段,但石道成表示,并不特别担心钢铁行业需求下滑。他指出,每个国家都会经历一条钢铁需求曲线。中国目前可能正处于曲线的顶端,而一些其他国家的钢铁需求仍处于上升阶段。从全球格局来看,他认为,钢铁需求将进一步增长。目前中国的钢铁产能占全球约60%,钢铁企业也在寻求中国以外的业务发展机会。

      从供应链来看,中国的钢铁供应链体系已非常成熟,本身体量巨大。石道成指出,与此同时,其他产业的供应链正在崛起。“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令我倍感振奋”,尤其是看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并将其转化为商业机会。在太阳能、风能、电网建设、新能源汽车发展等方面,中国正在引领世界。这也相应地为力拓的产品提供了更多需求,尤其是铜、铝和电池材料等。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从电池材料开始的整个电池供应链。此外,石道成说,在电动汽车中会用到更多的铜;在电网的扩展部署中,也需要用到更多的铜和铝;太阳能电池板的边框也是由铝制成的。因此,“中国为绿色转型而建立起的整个供应链,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商机”。

      力拓在华发展模式也不断更新。石道成说,过去一年里,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的伙伴关系和合资企业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多。

      地处西非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也在顺利推进。该项目由力拓集团及三家合作伙伴(中铝、中国宝武和赢联盟)共同参与,预计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所有的项目建设工作,并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逐步提产。

      谈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石道成说,力拓的关注点主要聚焦于中国的长期发展,“风险总是来自于过多地关注短期因素”。力拓所在行业的市场需求是在增长的,比如去年中国钢厂对铁矿石需求增加,近期我们也看到市场对铜的强劲需求,这些都是经济持续上行的良好指标。他认为,中国有能力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3月25

  • 美联储降息前景不明!中期美债基金受宠,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13:26 作者:博易快讯

     

      在上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货币政策会议同步发布的经济前景展望中,美联储上调了今年通胀预期,维持年内三次降息的预期。但市场人士认为,由于美国通胀小幅反弹且前景不明,美联储对降息时机仍高度谨慎,降息路径仍存变数。

      在这一背景下,美债市场投资者从会议前就开始涌入,并预计将持续涌入中期美国政府债券。美联储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使投资者不得不在寻求收益和控制风险之间寻找最佳点。

      根据Morningstar Direct数据,今年前两个月,包括美国国债和政府相关机构发行的债券在内的中期美国政府债券基金吸引了98亿美元资金净流入。同期,长期美国政府债券基金净流出23亿美元,短期政府债券基金净流出35亿美元。数据还显示,截至2月底,美国中期政府债券基金的管理资产规模创下252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年内增幅达到2%。相比之下,美国短期和长期政府债券的资产管理规模分别下降3.8%和2.7%,至934亿美元和1583亿美元。

      本轮对中期美债的抢购主要由对美联储政策预期的转变推动。2023年初,美联储的激进加息导致收益率曲线倒挂,投资者因而寻求短期债券来获得收益。随着去年下半年关于降息预期的押注愈演愈烈,投资者又涌向长期债券,从而推高了它们的价格并产生了资本收益。今年情况再次发生了变化。随着美联储确定将于年内降息,但通胀仍颇具粘性,市场将降息预期从去年底的六次降至三次,这再次重塑了美债市场的投资策略。

      机构Verus的高级战略研究分析师帕纳尔(Michael Parnell)称:“利率路径的不确定性可能是投资者转向收益率曲线中段的驱动因素,因为投资者既希望有持续的期限敞口,但对美联储的降息路径又没有足够信心,认为其无法在收益率曲线上走得更远。”

      尚渤投资管理的(Thornburg)投资组合经理霍夫曼(Christian Hoffmann)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美联储正暗示他们可能会悄悄放弃2%通胀目标,愿意承受更高的通胀率,“因此,市场不久前还预计今年将降息六~七次,但现在的共识为三次,甚至可能仅为两次。”

      在霍夫曼看来,虽然从算术层面看,这一降息是合理的,但市场仍需关注另外两种可能的路径:如果当前经济数据趋势不变,最终可能只降息一次或不降息。反之,如果经济数据大幅下滑,降息幅度有机会重新被推高至接近五~六次。他称,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10年期美债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了2007年后从未见过的大幅波动。整体而言,美债市场将继续在对利率下调的预期和美联储将对通胀保持更大容忍度之间挣扎,前者对债券有利,后者则对债券不利。

      而中期债券能提供这种两难境况下的最优选择,一来有助于投资者在4~10年的合理期限内从当前的高收益率中获益,二来在收益率持续保持在高位的情况下,降低伴随长期美债价格大幅下跌而来的投资风险。

      品浩(PICMO)的董事总经理兼多资产投资组合经理布朗尼(Erin Browne)年初就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预计美联储首次降息将比市场去年预期的晚。“由于美联储政策前景不明确以及美国为了财政预算平衡而会发行大量新债,收益率曲线的末端,也就是长期和超长期美债会受到压力。虽然这种压力可控,但确实会导致投资者更倾向于买入收益率曲线的‘腹部’,即5年期美债。布朗尼说道,“此外,品浩今年还偏好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投资,尤其是对5年期美债和30年期美债这一收益率曲线的陡峭化投资。”

      联邦爱马仕(Federated Hermes)投资组合经理马纳(Karen Manna)同样预计,“中期美债基金在未来几个季度会继续吸引更多资金流,因为综合考虑美债价格走势和投资期限,中期美债能保持风险回报平衡,最终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总回报率。”(第一财经)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分享到
12345...11
个人中心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